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八下] 2《回延安》导学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96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302
发表于 昨天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题:《回延安》            课型:自学验收
【导入】
            
【学习目标】
  • 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 学习本诗中运用的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 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做学案之前,多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校正字音,解决生词。
2、浏览导学案内容,认真书写,按时完成。
【知识链接】
  • 作者简介
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1924年出生于山东一个贫民家庭,在亲戚的资助下读完小学,考入师范学校。抗战爆发后,流亡到湖北,1939年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赴延安,在延安学习、工作,之后奔赴新的战场。作品有《白毛女》、《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歌》、,《雷锋之歌》、《十年放歌..》等,本文是作者1956年从北京回到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的。
  • 延安简介
由于国民党的疯狂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而延安就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一直是中央中共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13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在革命的年代
里,延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信天游
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够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也可叙事。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自主学习】
  • 给加点字注音
搂定(       )        子(          (        
  附(             白羊(       )      柳林(      )
  • 解词
脑畔上:
                                
  鸡毛信:
                        
3根据课文填空
   (1)灰尘呀莫把我眼睛(   )住了           (2)双手(    )定宝塔山
   
   (3)毛主席(    )上了天安门              (4)一头(    )在亲人怀
   
  (5)手(    )黄土我不放                  (6)紧紧儿(    )在心窝上
4、找出文中运用下列修辞方法的句子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我的疑问】
【合作探究】
  • 本诗共五个自然节,请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五个自然节的主要内容。
  • 延安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诗歌中的?阔别十年,作者在诗中倾注了自己对延安的哪些情感?
  • 作品主要通过哪些回忆表现了作者对延安母亲的情感?
  • 诗人以细腻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圣地延安浓郁的地方色彩。按提示写出有关诗句。
  • 延安人喜爱的衣着:
  • 延安人居室的装饰:
  • 延安人待客的食物:
  • 本诗叠字运用很有特点,有表事物的,有表数量的,有表情态和颜色的,从诗中找出十几个叠字词语,按上述类别加以分类。
  • 表事物的:
  • 表数量的:
  • 表情态的:
  • 表颜色的:
【拓展延伸】
  • 课后查找并鉴赏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体会信天游的特点。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            啊,此山此水入胸怀,
姿仙态桂林的山!                 时此身何处来?
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此来关山几万重
水几重啊,山几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水绕山环桂林城。                   桂林山水甲天下
是山城啊,是水城,                      ……
都在青山绿水中
2、模仿《回延安》,试着创作一首信天游。
【我的收获】
【教后反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6:10 , Processed in 0.72389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