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八下] 写作 学写故事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315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382
发表于 昨天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作学写故事

1.能够将故事叙述完整,并通过故事刻画出人物的特点。
2.发挥联想与想象,丰富故事细节,写出情节波澜,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3.写故事在突出情趣的同时,能够给人以启迪,引发读者对于生活、生命的思考。

1bbb3d6cdf2efca0f31333cd6f1b66be.png
1课时

2388a71f925d76bc4045d25ce23b323c.png
一、了解故事,激发兴趣
师:讲好故事,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情怀。请大家读一读两位作家的言论,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位作家对故事的看法的。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莫言
故事是一座用语言搭建的戏台,有的人在看,有的人在演,动情处,人人都想客串一把;其实,人人也都曾经客串过,因为,故事的别名叫生活
——李丹崖
(生交流明确)
预设 莫言认为,讲好故事也能获得巨大的文学成就,故事里面有真理和正义,一个人可以将终身讲故事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人生追求;李丹崖认为,故事就是人们演的戏,故事就是生活本身,阅读故事就是阅读人生。
师:我们在课文里也学过很多好故事——蒲松龄的《狼》,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袁珂的《女娲造人》等,还读过名著《西记》等等。你觉得好故事有什么特点?
(生交流明确)
预设 好故事都有主题深刻、人物鲜明、情节曲折等特点。
师:这节课,我们就将进行写作训练——学写故事。
(板书:学写故事)
【设计意图】        
此环节引导学生了解作家有关故事的论述,激发学生对写故事的兴趣。简单回忆课文中学过的故事,初步理解故事
二、共赏故事,学习技法
1.共品主题深刻的故事
师:怎样写出主题深刻的故事呢?我们向课文学一学。请同学们回忆七年级上册学过的莫怀戚的《散步》,想一想,这篇课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用了什么手法?
(生交确)
预设 作者选取了一家人散步的小事来写,所表现的意蕴却发人深思:一个慈母,一个孝子,一份真诚的理解,一份绝对的信任,这种良性的循环正反映了尊老爱幼的家庭伦理道德之美。课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技法1: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主题深刻的故事
2.共赏人物鲜明的故事
师:怎样在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两个经典作品的片段,合作探究一下,名家是怎样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的。

片段一:
《变色龙》节选
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不错……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儿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那些老爷既然不愿意遵守法令,现在就得管管他们。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狗来,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下场。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叶尔德林,警官对巡警说,去调查一下,这是谁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
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 。居然有人养这种狗这人的脑子上哪儿去啦要是这样的狗在彼得堡或者莫斯科让人碰你们猜猜看,结果会怎样那儿的人可不管什么法律不法律,一眨眼的工夫就叫它断了气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得好好教训他们一下是时候了。
片段二:
《水浒传》节选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认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认得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众多闲汉见闹,一齐拢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的,多有冲撞。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林冲见智深醉了,便道:师兄说得是。林冲一时被众人劝了,权且饶他。智深道:但有事时,便来唤洒家与你去。众泼皮见智深醉扶着道:师父,俺们且去,明日再得相会。智深提着禅杖道:阿嫂休怪,莫要笑话。阿哥,明日再得相会。
(生合作探究,交流明确)
师小结:《变色龙》中,随着狗主人身份的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塑造了一个谄上欺下的小官僚形象。这是通过人物在不同情境中的对比来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水浒传》中,通过描写林冲与鲁智深对高衙内调戏林娘子这一事件的不同反应,生动刻画了林冲的隐忍、逆来顺受,鲁智深的疾恶如仇、粗中有细。这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差异对比来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技法2:比手法写人物鲜明的故事
(1)通过人物在不同情境中的对比来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2)通过人物之间的差异对比来突出人物特征。
3.共析情节曲折的故事
师:除了耐人寻味的主题,个性鲜明的人物,好故事往往还有扣人心弦、波澜起伏的情节。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我们来看两则好故事

故事一:
投诉母亲
母亲下班回来的时候,儿子对母亲说:妈,你该辞职了!母亲在一家超市上班,为的是多挣点钱给儿子读书,现在儿子毕业工作了,母亲完全可以不用去上班了。
今天,儿子去了超市,看到母亲很忙很累。母我想继续干下去,我觉得一点都不累。我已经习惯上班了,要是不上班,反而无聊得很!儿子看了看母亲,说:现在我工作了,完全可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照顾你和爸爸,你真的不用再上班了。你可以去跟别人聊天,或者跳跳广场舞,不会无聊的!母亲说:我上班不光是为了挣钱,我还是为了快乐。超市里人来人往的,可以跟许多人说话,这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母亲的话,儿子当然不相信。儿子亲眼看到母亲忙忙碌碌,哪有快乐?母亲还想上班,还是想多挣钱。   儿子知道,母亲挣钱是想换房子,然后让他风风光光地结婚。
儿子知道母亲的性子,劝母亲。但儿子决心不让母亲上班了,儿子有儿子的办法。
不久后的一天,母亲回家就叹气。儿子见了就问母亲:妈,你怎么了?累了就不要再干下去了,家里不缺那几个钱!母亲说:不累,不累!我没想到,我干得那么认真,干得那么好,居然有人投诉我,而且还是好几个人投诉我,说我态度不好,对他们不尊重,唉……”母亲长长地叹气。儿子的心里暗暗发笑。儿子说:妈,有人投诉你,只怕老板不要你干了。母亲说:老板没说不让我干,他只说要扣我这个月的奖金。那几个投诉我的人,成心跟我作对呀。一个月的奖金,几百块钱!母亲为奖金惋惜不已。儿子见母亲心痛的样子,心里也不由一疼。其实,那几个投诉母亲的顾客,是儿子找来的。儿子这么做,是想让老板把母亲辞退了。既然老板还不肯辞退母亲,儿子就决定再找人投诉母亲,他一定要让母亲失去这份工作,一定要让母亲回家好好享福,不再这么累了。
为了让老板辞退母亲,儿子又找人投诉母亲。一天投诉母亲一两次。儿子想,这样一来,母亲肯定会成为超市最糟糕的售货员,老板肯定不会再不重视这事了,肯定会无情地把母亲辞退。
一连几天,母亲回家都没有提老板找她谈话的事。儿子耐心地等待着。儿子相信自己的做法肯定有效果。假如儿子是老板,如果他手下有人不断被顾客投诉,他会毫不犹豫地辞退那人。儿子相信,老板不会知道这是一个阴谋。
一周过去了,母亲还没有被辞退。这天,母亲回来的时候,一脸的兴奋。儿子见了就问母亲:妈,你今天挺高兴,有什么喜事?母亲说:我升职了!儿子吃了一惊:妈,你升职了?你不是说有人投诉你吗?老板还会提拔你?母亲说:这是真的!上周有几个人投诉我,这几天,老板就在观察我,看我是不是真的如顾客说的那样态度不好。这几天,老板都觉得我很不错,谁知却依然有人在投诉我。老板觉得太奇怪了,后来就问投诉我的人为什么随意乱投诉,陷害员工。投诉我的人最后说了实话,说是收了人家的钱,故意投诉我的。老板听了很气愤。超市里正好缺一个主管,老板想我干了这么多年,一直没什么差错,观察我的这几天,也发现我真的不错,于是就提拔我当主管了。儿子,你说这是不是喜事?还真得感谢那个请人投诉我的人。要不是他,我怎么会引起老板的注意?怎么能当上这主管?
儿子原本是想让老板辞退母亲的,没想到却让母亲升了职。如今,想让当了主管的母亲不上班,更难了。但只要母亲高兴,他还能说什么呢?他所做的一切,想要的结果,不就是想让母亲过得高兴吗?
故事二:
错误的手套
寒假时我带着儿子然然回家,父母不胜欢悦。
母亲喜滋滋地为她的小外孙忙碌着,却不知怎的老是对着然然喊我的小名。我不叫娜娜,我叫然然!小男孩一遍遍地抗议着。父亲微笑着告诉我:管全世界的小孩都叫娜娜,可是你妈的强项哩!
那天,父亲上街去买菜,母亲突然想起了什么,追出门去嘱咐父亲说:记着,给孩子买副手套回来!
父亲走后,母亲抱怨说:你爸老了,整天丢三落四的——看着吧,然然这手套他多半是记不得买的。
天很晚了父亲才回来。母亲接过父亲手中的菜篮子左拨拉右拨拉,到底也没找到她要找的东西。
母亲生气地责问父亲道:手套忘买了吧?
父亲一拍脑壳说:瞧这记性!
母亲于是长一声短一声地叹起气来,我晓得,这是母亲狂轰滥炸的前奏。就在这时,父亲竟如变戏法般从怀里摸出了一副杏黄色的皮手套,他不管母亲惊讶的眼神,只得意地冲我一笑,说:闺女,戴上!
错了错了!母亲叫起来,是让你给然然买手套,谁让你给娜娜买的!
父亲愣了一下,继而说了句让我幸福得几乎晕倒的话:只说是给孩子买副手套,我哪儿知道是哪个孩子!
师:细心分析,不难发现,出彩的故事都能将人物、背景、故事的经过以及故事的结果等要素交代清楚,尤其是好故事都会突出三个核心元素:明确的目标,完整的结局,中间设置的一些小波折。请同学们对照故事范例,精心填写下面的表格。
(生交流明确)

故 事
目 标
波折一
波折二
波折三
结 局
投诉母亲
让母亲辞职
劝母亲辞职遭婉拒
找人投诉母亲,母亲被扣奖金没被辞退
再找人投诉母亲,母亲没被辞退反升职
放弃投诉,顺从母亲
错误的手套
买手套
母亲将小外孙的名字喊成女儿的小名
母亲责怪父亲忘给小外孙买手套
父亲买了手套,但买错了
父亲给女儿买了副手套
师小结:《投诉母亲》中,想让母亲辞职享清福,尽人子之孝心。没料到通往目标的路上障碍重重,解决一个障碍,又有一个新的障碍横在眼前,就这样一个个障碍将故事的矛盾冲突推向高潮。从让母亲辞职到放弃计划,顺从母亲,让故事有了戏剧性的收尾。这是运用了巧设障碍法让情节跌宕起伏。
《错误的手套》中,母亲说给孩子买副手套,本意是让父亲给小外孙买手套,父亲却给女儿买了副手套,作者巧用语言的模糊性,使故事一波三折、情真意切。这是运用了巧设误会法让情节跌宕起伏。

技法3:用巧设障碍法、巧设误会法写情节曲折的故事
4.归纳整合,明确技法
师:共赏好故事,我们发现了三个技法。

技法1: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主题深刻的故事
技法2:用对比手法写人物鲜明的故事
(1)通过人物在不同情境中的对比来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2)通过人物之间的差异对比来突出人物特征。
技法3:用巧设障碍法、巧设误会法写情节曲折的故事
【设计意图】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经典作品是我们学写故事的范例,在了解了好故事的特点的基础上,共同品赏课内外好故事的典型范例,发现并总结好故事的写作技法,打开学生的思维,读写勾连,让阅读为写作服务。
三、课堂练笔,学以致用
1.出示文题
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请根据在本课中学到的写作技法,以《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故事。
2.指导构思
师: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们要关注构思的过程。大家拿到题目后,第一步应当做什么呢?
(生交流明确)
预设 本题属于半命题作文。题目给出了提示语,要求写有趣的或有意义的故事。首先要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围绕补充部分构思故事。
师:确定写作的立意与基本素材后,我们要学会列出作文的提纲,构思主要情节,设计情节的波澜起伏。完成提纲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互评,为小组成员的写作提纲提出至少一点修改建议。相信在小组交流之后,同学们对自己的故事会产生更多的想法,这时候就可以对提纲进行修改,并根据我们所学过的写作技法来写作自己的故事啦!
(学生列写作提纲,交流、互评写作提纲并修改,独立作文。)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好故事,并学以致用,按照写作技法,学写好故事。按写作的一般方法,指导学生补充题目,立意,列提纲,为独立写作奠定基础。

ad29ee9f789cc4cd167c04c3925fa700.png

3f639b951e8d9562709c8619d352b16a.png

ccf48f05b7bc59720ce7d0e9276351e2.png
本课教学设计首先引导学生理解作家有关故事的论述,激发学生写作故事的兴趣,然后挑选几篇用到典型写作技法的经典作品,让学生们在阅读中分析并学习写作技法,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从而使学生学会遵循写作规律写出好故事。最后,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好故事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写作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故事,有了合适的写作技法,学生也会乐于动笔去写下生活中的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9:30 , Processed in 0.69215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