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七上] 19.皇帝的新装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315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382
发表于 前天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        皇帝的新装
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童话的特点,领悟课文中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多角度描写表现人物性格艺术手法。
情感目标
把握文章所揭示的主题,培养敢说真话的好品质。
课时
学习
目标
1.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
2.把握文章所揭示的主题,培养敢说真话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几年反映宫廷生活的电视剧很多,大家一定从电视上看到过许多皇帝,那么他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呢?皇帝的服装又给你什么感觉呢?(威严、高贵)可是竟然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不穿衣服,赤身裸体在大街上游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这一故事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概括情节
听课文录音,注意边听边想象,看能否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中心人物?
人物:皇帝、骗子、老大臣、官员、侍从、百姓、小孩;中心人物:皇帝
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几个情节?
新装为线索,依次写了爱新装 做新装 看新装 穿展新装 揭新装
3.接龙复述课文:
提示:(1)皇帝有何嗜好?课文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3)皇帝先后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官员去看织布,面对新装,他们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是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的,如何说的?
(6)最后谁说出了真话?
(7)结果如何?
教学备注】
教学提示
这篇童话围绕新装这一线索,以时间为序,按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脉络,叙述了一个互相欺诈,最后被揭穿真想的滑稽故事。
教学提示
用自己的话按顺序复述,主要情节不能遗漏;态度自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目标导学二:理解内容,探究主旨
分角色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
仔细思考下列问题。
1.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为什么骗术能步步行通?
(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2)骗子胡说那件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无能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因为骗子说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大臣们怕人说自己不称职,百姓怕人说自己愚蠢,皇帝既怕被人说不称职,又怕给人说愚蠢,所以都不敢说真话了。
3.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下去,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4.这场骗局为什么是由一个小孩来说出真相?
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说明了小孩子既天真又大胆、率真,从一个侧面反衬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虚伪。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5.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学法指导
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思考答案,并在书上作批注,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提示
理解本文的主旨,可从小孩、大臣、皇帝、骗子等角度切入,答案不求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三、板书设计
                       
            爱新装(引子)   
                                 
            织新装(开端)     
皇         
帝                       
的      看新装(发展)                  
   
装                 
            穿新装(高潮)   
            揭新装(结局)                  
            
                       
课时
学习
目标
  • 学习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多角度描写表现人物性格艺术手法。
  • 了解童话的特点,领悟课文中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文章以新装为线索,写了爱新装——织新装——穿新装——揭新装几个情节。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文本,走进童话中的人物和语言。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人物赏析
1.请用下面一句话说话文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皇帝?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因为
示例:一个愚蠢的皇帝。因为课文中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衣服,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做做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生甲:“一个爱美的皇帝”。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换穿新衣服。
生乙:“一个虚伪的皇帝”。因为他天天换衣服,每时每刻都换衣服,换得太勤了。
生丙:“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因为他整天想的是穿新衣,从来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样统治国家,国家必将走向灭亡。
生丁:“一个昏庸的皇帝”。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一点儿头脑都没有。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小结】本文塑造了一个昏庸无能、愚蠢之极、爱慕虚荣、自欺欺人的皇帝。
2.说说大臣、骗子、百姓是什么样的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
(1)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
骗子——狡猾、善钻空子、行骗有术。
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
孩子——天真无邪、敢说真话。
(2)最喜欢小孩。
3.你如何评价这两个骗子?
1)两个骗子也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我生的一种社会病态,所以作者把骗局当做一面镜子,当做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社会人生的病态。
2)骗子不值得肯定,纯粹是为了捞个人钱财。
教学备注】
学法指导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要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言行、神态、心理的句子,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当然,也可以把人物放在具体事件里进行分析。
 
目标导学二:语言品析
安徒生童话中的语言如山中一股涓涓细流,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幼小的心灵,那下面就带着一份崇敬去慢慢品味这份美味佳肴。请仔细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的漂亮,不惜所有的钱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它的新衣服。
不惜”“所有”“”“既不”“也不”“除非等词语把皇帝爱穿着的癖好夸张到极点。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和爱慕虚荣。
2.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既说明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也写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穷奢极欲、又为后文行骗做了铺垫。
3.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了!皇帝说:十分满意!
作者运用了心理描写,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里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还用了”“十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这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
4.皇上在镜子面前身子,腰。
写皇上做作的丑态。也表现了皇帝的自欺欺人。
5.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的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四个多么写出了众人的虚伪。
学法指导
  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可从人物形象的刻画这一角度入手。
目标导学三:写法探究
1.大臣、官员和皇帝都去看布料,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他们不同在哪里?
   (1)老大臣、官员和皇帝看新装时的心理描写有什么相同之处,(都经历了惊、怕、赞的过程。)描写上写老大臣一再写眼睛睁得怎样大,写其心理多用悲叹的语气,语言突出衰朽的特点,写官员没有动作描写,写其心理活运用不肯定的语气,突出其狡猾。写皇帝心理用了反问,既写其恐惧,又突出骄横。
  • 文中提到老大臣、官员以及后面提到皇帝的随员时,用了以下褒义词,“诚实”“有理智”“称职”“善良”“高贵”,特别是多次提到“诚实”,用意是什么?真的是在赞扬吗?
讽刺。他们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而欺骗皇帝——不诚实、不称职;他们为虎作怅 ——不善良;他们在皇帝面前奴颜婢膝——不高贵;他们的理智就是用来保全自己利益,又是多么自私。
3.你也用夸张的手法,想象一下皇帝回宫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替安徒生续写一篇《皇帝的新装》吧!
示例:那个光着身子的皇帝在游行受到嘲笑后恼羞成怒,当场宣布:谁再说坏话,立即处决!结果四五十人被就地处死。从此,皇帝再不穿别的衣服。有一次,他的爱妃陪他喝酒,无意间讲了一句:啊呀,把胸膛弄脏了!就被打入了冷宫。另一次,一位大臣辞职后说: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也因犯了皇帝的禁令而被杀。有一次皇帝巡行京城,因为经过的街道多,说笑的老百姓也越多,皇帝竟杀了一千多老百姓。有一个慈心的老大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想了一个办法,他对皇帝说:您向来喜欢新衣服,还是另做一套新的换上吧!可是皇帝硬说这套神奇的衣服永远不会旧,把他关进了监狱。人们请求皇帝给予言论自由,嬉笑自由,皇帝一律拒绝。以后大家都对皇帝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皇帝仍然疑心。他命令士兵,凡是有笑声的家里,都要把人抓出来杀掉,结果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大家一起拥到皇帝跟前,撕他的肉,并大声喊:撕掉你空虚的衣裳!最后,连士兵也站在人民一边。皇帝就像被天上掉下的一块大石头砸在头顶上,身体一软就瘫在地上。
教学提示
此题意在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说的答案有可能五花八门,教师要多加鼓励,培养孩子的兴趣。
三、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皇帝:愚蠢、昏庸、虚伪、无能
人物形象    大臣、百姓:虚伪、自私、阿谀奉承
小孩:诚实、天真、无私、无畏
教学反思
可取之
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朗读能力。
不足之
作业布置较难,关于皇帝回宫后的续写,应利用较长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作交流,这样学生才能更好更深入的去解读文本,从而更深刻的理解童话这一文学体裁的特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6:22 , Processed in 0.66848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