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回复: 0

[选必中] 第10课 苏武传(课堂检测)-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随堂教学案(选择性必修中册)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8179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武传》课堂检测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B.空自苦亡人之地
C.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           D.信义安所见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置遗单于                       币:
(2)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吏常惠等     假:      
(3)如惠语以单于                   让:
(4)扶辇下                         除:
(5)虞常果张胜                     引:
(6)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赂: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君我降,与君为兄弟             欲此时降武
B.始强壮出                      空身膏草野
C.请毕今日之欢,效死前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
D.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于是赵王斋戒五日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单于视左右而惊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C.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
D.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5.下列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单于其节②羝乃得归③得见汉使④反欲两主⑤诚甘之⑥空以身草野⑦汉节牧羊⑧何久自如此⑨陵与卫律之罪通于天⑩尽汉使路充国等
A.①⑧/②⑦/③⑥/④⑩/⑤⑨   
B.①⑤/②⑦/③⑨/④⑩/⑥⑧
C.①⑤/②⑦/③⑥/④⑧/⑨⑩
D.①⑤/②⑥/③④/⑦⑨/⑧⑩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相坐,即“连坐”,古时的一种罪名,指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
B.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所用的敬辞,表示尊敬对方。
C.黄门,常指宦官,因为汉代黄门令等职常由宦官充任,后来“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
D.年号,帝王用来纪年的名称。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忧外患等大事、要事时,会更改年号,一个皇帝可能不止一个年号。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2)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二、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苏 武 传(节选)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数年,昭帝,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②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次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次曰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次曰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阳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阳城侯刘德,次曰少府梁丘贺,次曰太子太傅萧望之,次曰典属国苏武。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
(选自《汉书》)
【注】①旧:形容词用作名词,交情。  ②法:动词,仿效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坐死:因犯罪被处死
B.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寝:睡觉
C.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   故事:过去的典章制度
D.子前坐事死,上闵之          闵:同“悯”,同情,怜惜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B.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C.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D.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的死称“崩”。
B.朔望: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名称。农历每月第一日叫“朔”,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
C.祭酒:本为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后成为学官名,较为有名的有博士祭酒、国子祭酒等。文中指祭祀。
D.左右:古代指在旁侍候的人,近侍。或者在书信中称对方,不直称其人,仅称他的左右以示尊敬。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回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是霍光把廷尉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B.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所以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容、尊宠他。
C.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过去的典章制度,出使时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
D.皇帝很思念那些辅佐得力的臣子,就让人仿照他们的相貌画像,并题写了他们的官爵、姓名,苏武就是其中的一位。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

(2)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

13.汉宣帝的哪些做法体现了对苏武这位节操显著的老臣的优待、关心与尊敬?



                          答  案
  • C
【解析】A.“畔”同“叛”。B.“亡”同“无”。D.“见”同“现”。
2.(1)泛指用作礼物的车、马、皮、帛、玉器等。(2)临时委任的。(3)责备。
(4)是门与屏(今所谓照壁)之间的通道。(5)牵扯。   (6)赠送礼物。
3.D
【解析】A.介词,经由、通过/介词,趁,趁机。B.介词,在……的时候/介词,用。C.介词,在/介词,到。D.副词,于是,就。
4.C
【解析】C谋杀,古今义相同,谋划杀害。A左右,古义,身边侍侯的人;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操纵。B.丈人,古义,对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D.货物,古义,财物;今义,供出售的物品。
5.B
【解析】①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豪壮。②名词用作动词生子。③名词作状语,在夜里。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 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滋润。⑦名词用作动词,执、拄。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苦。⑨名词作状语,向上。⑩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
6. C
【解析】 “后来‘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机构”的说法有误。黄门,官名,黄门侍郎与给事黄门侍郎的简称。汉有黄门令、中黄门诸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由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封建时代的中枢行政机构主要是三省六部。选项错在把“黄门”这官职当作中枢行政机构了。
7.(1)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2)我料想(自己)已经是死去很久的人了!您(如果)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让我)在您面前死去!
8.B【解析】B.寝:搁置不理
9.B【解析】解答本题,先根据断句的着眼点,作初步判断,“桀”“安”“权”“燕王”“之”“典属国”“大将军”“功劳”“都尉”“光”等词为名词或代词,可作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该断开;然后根据句意逐句分析,运用排除法,“予燕王令”错,先排除A、C,再分析“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可知,“功劳”后要断开,排除D。
10.C “文中指祭祀”错,应该是指“苏武的尊号”。
11.A
【解析】A项,文中只说“廷尉奏请逮捕武”,并没有说苏武被捕。
12.(1)(苏武)奉命出使不辱使命,昭帝生前常常提到这些。
(2)苏武所得的赏赐,全部赠送给兄弟和老朋友,家里不蓄积财产
13.【示例】
(1)在张安世的推荐下,重新起用被免官的苏武,让他担任右曹典属国的官职,并让他只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2)宣帝关心苏武有无子嗣,在知道苏武有一子留在匈奴后,想办法让苏武的这个儿子随汉使者回到了汉朝,并让他做了郎官。(3)宣帝令人将苏武像画在麒麟阁上,将苏武与那些辅佐自己、有美德的大臣一样看待,来表彰他的卓著功勋和高尚品德。
【参考译文】:
苏武回来的第二年,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苏武的儿子苏元与上官安有密谋,犯罪被杀。
起初,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与大将军霍光争权,多次逐条记录霍光的过失,送给燕王,让燕王上书昭帝,告发霍光。又扬言说苏武只因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来才授予典属国之职,霍光的长史没有功劳,却任搜粟都尉,霍光专权,肆意妄为。等到燕王等因谋反被杀,穷究与他们同谋的人,苏武平素与上官桀、桑弘羊有交情,燕王也曾就苏武为国立功之事多次向皇帝申诉过,苏武的儿子又参与谋反,因此廷尉上奏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这个奏章压下,只免除了苏武的官职。
几年以后,昭帝去世,苏武因曾以原来的二千石的身份参与朝臣迎立宜帝的计谋,被赐给关内侯的爵位和三百户的食邑。过了很长时间,卫将军张安世(向皇上)推荐苏武,说他熟悉过去的典章制度,奉命出使不辱使命,昭帝生前常常提到这些。宣帝立即征召苏武在宦者署听候命令,苏武多次进见宣帝,又任右曹典属国。因为苏武是以有节操著称的老臣,宣帝命令他每逢初一、十五入朝,给予祭酒的尊号,非常优容、尊宠他。
苏武所得的赏赐,全部赠送给兄弟和老朋友,家里不蓄积财产。皇后的父亲平恩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苏武年事已高,儿子苏元又犯罪被杀,宣帝很同情他,就询问左右大臣:“苏武在匈奴那么长时间,难道没有生子吗?”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当初从匈奴动身回来时,我的匈奴妻子正好生下一个儿子,叫苏通国,刚好有音信传来,希望能通过使者用财物把他赎回来。”宣帝同意了。后来苏通国随
使者回来,宣帝任命他为郎。又任用苏武的侄子为右曹。苏武八十多岁,在神爵二年病死。甘露三年,单于开始朝拜汉朝皇帝。宣帝思念那些辅佐自己的大臣的美德,于是令人在麒麟阁上画上那些人,仿照他们的形体相貌,并注明他们各自的官职、爵位和姓名。只有霍光不注名字(以示
尊崇),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氏,以下依次为: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丞相高平侯魏相,丞相博阳侯丙吉,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宗正阳城侯刘德,少府梁丘贺,太子太傅萧望之,典属国苏武。这些人都功勋卓著品德高尚,为当世人所熟知,因此画名臣图来表彰他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07:26 , Processed in 0.70482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