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回复: 0

[必修下] 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1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统编新版必修下册《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参考了网络媒体等不少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理解中国建筑的“词汇”、“文章”和“文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  明确阅读说明文的方法,用找关键词法和思维导图法,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了解中国建筑特征,感受中国建筑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理解建筑是一种文化,文化在于创新,更在于传承每一位同学都是文化的传承者,明确肩上的责任,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文章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借助思维导图快速整合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理解中国建筑的“词汇”、“文章”和“文法”文化在于传承体会到传承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预读明人
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名山、秀美的河流,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或巍峨壮丽如故宫,或小巧灵动如江南园林。这些古老的建筑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芒,它们究竟有何特色?今天我们学习梁思成的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从中我们一定能得出答案。
2.作者简介
错批一人,多生几亿——马寅初(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人口学家)  
错批一人,少了多少名城——梁思成(建筑学家,一生致力于古建筑研究和保护)
二、初读明文
1.自读课文。
2.字词积累。
帷幕(     )屋脊(      )接榫(     )凤毛麟角(    )
埋怨(     )埋葬(      )翘起(     )翘首以盼(    )
点缀(     辍学(      )厦门(    )高楼大厦(    )
角色(     )穹窿(      )门槛(     )直栏横槛(   )   
3.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提示:说明文的顺序主要取决于对象的特点。由于说明对象特点各异,顺序则不同。说明顺序常见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中国建筑九大基本特征
单独的建筑物由三部分(台基、房屋、屋顶)组成。
平面布臵:建筑群、轴对称、主屋朝南、有庭院。
木材结构:立柱和横梁之间形成“间”,墙、门窗设臵极为自由。
斗拱在柱梁交接处,层层挑出,斗是方形,拱是弓形,减少剪力,有装饰性。显著特征。
举架形成屋顶斜坡弯曲面。
屋顶:有四面坡,四角翘起,有壮丽的装饰性。主要特征。
朱红彩绘,用色最大胆。
结构部分有高度装饰效果。
建筑材料的装饰性使用有色琉璃砖瓦、各色油漆、木刻、石雕、砖雕
采用的说明顺序: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
提示:“文法”指中国的建筑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它们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们所承认,成了法式,成为人们代代沿用的惯例。即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规矩)
提示:语言和文学可译性:可以互相翻译,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翻译出来。
建筑学可译性:各民族建筑的主要功能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但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
提示:木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红墙、碧瓦、绿树、流水、远山,建筑或随山势起伏,或依流水曲折,自然与建筑相映成趣又水乳交融。
构件之间的连接使用榫卯连接,不用钉子。
北方建筑沉稳、大气、庄重,南方建筑小巧、灵动、秀气。
水的运用中式庭院的小桥流水,注重使用水的自然形态,绝不倒行逆施。西方建筑使用喷泉,水往上喷,而中国古典建筑绝不这么做。圆明园西洋楼遗址,这是要一组西式建筑,有大水法,就是西方式的喷泉;十二生肖铜兽首是喷泉的喷嘴。
屋瓦的颜色体现等级皇家建筑使用黄色琉璃瓦,低等级的建筑或者寺庙使用绿色琉璃瓦。
段落起止
核心说明方法(一种)
3段至13段
分类别
14段至17段
打比方
18段至19段
作比较
作者如何使用打比方这一说明方法证明建筑可以传承的抽象特征?
本体
喻体
建筑构件
词汇
建筑风格手法
文法
亭榭轩楼
小文章
宫殿庙宇
大文章
三、研读明法
1.自然科学类小论文我们常在试卷中的第一大题论述类文本阅读里遇到。每每听到同学抱怨不喜欢,看不懂,读不进去。那我们该用什么方法能迅速捕捉到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2.(课件展示思维导图)下面是第1、2段的思维导图,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意连贯,不超过75个字。
3.下面是整个文章的的思维导图(课件展示思维导图)这里老师留下了四个空,请大家锁定位置,快速阅读,填空作答
提示:A.平面布置,通过第五段第一句我们能够确定答案,后面文字都是对它的解析,那中国建筑的平面是如何布置的?
建筑群,“一所房子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我们可以称它为建筑群。比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这几个名词我们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接触过。出示《林黛玉进贾府》课文。
平面布置还讲究左右对称。出示图片。房屋朝南。采光、冬季避风、取暖。
庭院砖石墁地。文中称他为“户外起居室”。起居室是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的空间,同理屋内起居室就是客厅。
B.结构方法。通过第六段第一句我们能够确定答案。首先找同学说一下木材结构的“间”是如何构成的? 房屋由什么承重? 我们今天的房屋主要由什么承重? 古代墙壁的作用是什么?
“墙倒屋不塌”,这句话概括出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的重要特点。框架结构原则在西方的建筑原则里直到近代才被应用,我们的建筑三千年前就具备了这个特征
C.结构特征。大家可能看不出这个结构特征的优点,先看一下这几张图片。芦山震中的百年老屋,天津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等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千百年来均经历过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
古建筑为何能抗震?它们又是怎么抗震的?
绝招一:古建筑的台基堪称整体浮筏式基础
绝招二:斗拱
绝招三:榫卯是抗击地震的关键“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
D.写的是文章第14段到第17段的内容。关键词应该是“文法和词汇。”
语言和文学
建筑学
词汇
建筑的单个构件和因素
文法
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
文章
建筑或建筑群
大文章
宫殿和庙宇等
小品
山亭或水榭等
四、拓读明理
1.俗话说“文如其人”,从文章内容和语言我们可以看出梁思成是个什么样的人?
认真、严谨,深厚的学养,建筑学大家。他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为人做事都体现出一个大家风范。
平津战役提供北京建筑图,保护北京文物。
对建筑的爱可以超越国界保护日本奈良的建筑。
2.梁思成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向我们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及风格吗?从文中能看出先生的用意吗?齐读最后一段
明确:继承与创新。
3.我们应该怎么做?你有什么好办法来保护古建筑? 我们现在建造新建筑应该怎样设计(即怎样使新建筑继承优良传统)
示例:“故宫红”为主色调。国家馆为“天”,地区馆为“地”。隐喻天地交。传统的曲线设计被拉直,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
4.用老师非常喜欢的一段对梁思成先生的评价作结
是他在兵匪满地,行路艰难的旧中国,跋涉在深山老林里,寻觅着中华古代文明的瑰宝,完成了中国人的第一部建筑史;是他发出居者有其屋、城市规划的最高目的是安居乐业的呼喊,为中国城市的理性发展筚路蓝缕;是他搏近全力为中国古代建筑请命,虽是屡战屡败,却痴情不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1:44 , Processed in 0.69550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