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回复: 0

[必修上] 同步练习:6.10 劝学(基础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10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业推荐》——劝学(基础版)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不拘于时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项和例句都是判断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而寒于水             于:介词,比[来源:学*科*网]
B. 吾尝终日而思矣        而:助词,表递进
C. 善假于物也           也:助词,表判断
D.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兼词,从这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而:助词,表修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③顺风而呼   
④而闻者彰     
⑤蟹六跪而二螯      
⑥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⑦吾从而师之         
⑧而耻学于师  
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A. ①④⑧∕②③⑥∕⑤∕⑦⑨        
B. ①④⑧⑨∕②③⑥∕⑤∕⑦
C. ①④⑧⑨∕②③∕⑤∕⑥⑦        
D. ①⑧∕②③∕④⑥⑦⑨∕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④⑧⑨转折 ②③⑥修饰 ⑤并列 ⑦顺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下列句子中“疾”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有疾在腠理
A. 顺风而呼,声非加也        
B. 令孤子、寡妇、疹、贫病者
C. 老臣病足,曾不能走        
D. 风知劲草
【答案】B[来源:学科网ZXXK]
【解析】疾病。A.洪亮;C.快;D.猛烈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子生非异也(道德高尚的人)        
B. 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己(检验)
C.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清楚)        
D. 锲而不舍,金石可(雕刻)
【答案】A[来源:学科网ZXXK]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及用法,A项中的“君子”是古今异义词,在《劝学》中应理解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二、文言文阅读[来源:学科网ZXXK]
文言文阅读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非能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蛟龙生;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对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假舆马者,非足也利:对……有利。
B.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C. 假舟楫者,非能也水:游水,游泳。
D.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也一:专一。
【答案】A
【解析】
1题: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A项,“利”应该解释为“使……走的快”。故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小题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蓝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物也
B. ①假舟楫,非能水也②虽有槁暴,不复挺,使之然也
C. ①知明行无过矣②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②积水成渊,蛟龙生
【答案】D
【解析】[来源:Z§xx§k.Com]
1题: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D两个“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A介词,相当于“向”/介词,表示比较;B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于是”。故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小题3】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 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 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 所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答案】C
【解析】
1题: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中寻找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较,不漏过任何字眼。命题者往往在转述中变换一些信息对答题者进行干扰,故解答这类题重在细心。C项,“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故选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
【小题4】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答案】(1)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更大,但是听的人听得特别清楚。
(2)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洞和鳝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 方,(是因为)用心浮躁。
【解析】
1题: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疾、彰、躁、跪。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三、句子默写
10、名句默写
1.携来百侣曾游,。(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4.吾尝终日而思矣,。(荀子《劝学》)
【答案】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无以至千里4.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峥、嵘、稠、知、至、须、臾。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1:47 , Processed in 0.68099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