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回复: 0

[必修上] 《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步练习03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2252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010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故垒(lěi)     公瑾(jǐn)     纶巾(lún)     樯橹(lǔ)
B.堆积(jī)      酹江月(lèi)   梧桐(tóng)    乍暖还寒(zà)
C.舞榭(xiè)    佛狸祠(bì)    狼居胥(xū)    金戈铁马(gē)
D.浪淘尽(táo)  港陌(mò)     神鸦(yā)      早生华发(f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墙橹        舞榭        佛狸        巷陌
B.纶巾        寄奴        烽火        廉颇
C.凄冷        苍皇        风情        门槛
D.憔萃        凋谢        次第        寻觅
3.解释下列加点字:
(1)故  ①故垒西边         ②既克,公问其故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顾  ①赢得仓皇北顾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曾  ①人道寄奴曾住     ②曾益其所不能
(4)过  ①雁过也,正伤心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③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4.下面的对联分别写的是哪几位作家?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④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⑤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范仲淹   辛弃疾    辛弃疾   李白     李清照
B.范仲淹   文天祥    辛弃疾   陶渊明   李清照
C.辛弃疾   辛弃疾    颜真卿   李白     柳永
D.辛弃疾   文天祥    颜真卿   陶渊明   柳永
5.名句默写。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寄奴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战败的耻辱。
(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6.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导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明自己的壮心不已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7.对词的上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千古”两句既有写实,又有怀古,是即景生情的联想。
B.“舞榭”两句用语双关,揭示了历史规律,充满了沧桑感。
C.“斜阳”三句用对偶手法写眼前景象,怀古中感慨万分。
D.“想当年”三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借代、比喻和夸张。
8.对这诗歌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永遇乐》写于1205年镇江(京口)知府任上。1204年执政的韩侘胄(tuōzhòu)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抗战派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前线,乃军事重镇,辛边备战,边劝谏韩不可草率用兵。韩不但不听,反而将辛调职。若换个角度理解,本词堪称一篇“谏书”。
B.“怀古”,即为伤今。然而,本词自始至终保持着豪迈的基调,不愧为豪放派辛词的代表作。其豪放的格调,可从两个角度折射出来:其一,选古代英雄事迹作为词的题材;其二,刻画了侠肝义胆,抒发忠义之情。
C.诗言志,词也言志。上阕赞颂孙权、刘裕,旨在表明诗人自己抗金救国的雄图大略,同时也是对韩侘胄的期望;下阕借对刘义隆草率北伐而招致失败史实的讥讽,警戒当权者:切勿急于求成,重蹈“元嘉草草”的覆辙。
D.《永遇乐》用典较多,且全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即:借典故来表达诗人对宏图大业的深谋远虑。诗人“怀古”的态度,不是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去评价史实;其用典原则,是“古为今用”,即以艺术的眼光取材,调动历史人物为自己抒怀服务。
9.“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折射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三、课外阅读
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远看之景,天水交融,气象阔大。
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运用了拟人、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山,生动形象。
C.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点出“愁”“恨”两字,感情由平淡渐趋强烈。
D.“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
11.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或诗句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远眺的特点,也写出了远山的秀丽。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断鸿”,失散的大雁,词人的自喻,写出了词人身世飘零和孤寂的心境。
C.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季鹰”,晋代张翰,词人借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表达辞官归隐的愿望。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倩何人”与“无人会,登临意”相照应;“红巾翠袖”,借代,代指女子。
12.在这首词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请分析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得、离人肠断。
诗书事业,青毡犹在,头上貂蝉会见。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注】①范先之,作者门人。祐之,作者族弟。②更管:哪管。③青毡:指家传旧物,典出《晋书·王献之传》。④貂蝉:即貂蝉冠,指高官。
1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啼鸦衰柳”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悲凉气氛,为下面写“离人肠断”做了铺垫。
B.作者怪罪鸦和柳不管离人之愁,这样的表达无理而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C.“头上貂蝉会见”既表达作者对族弟的希冀和信心,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
D.“莫贪”一句叮嘱族弟不要贪于玩乐而虚掷光阴,文字里面满是兄长的殷切关爱。
14.这首词上阕“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都写到了什么场景?描写时各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请简要分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432教案网 ( 蜀ICP备2022024372号-1 |川公网安备5115240200010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 11:44 , Processed in 0.69134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