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琵琶行并序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憔(qiáo)悴 管弦(xián) 曲(qū)罢悯然
B.幽咽(yàn) 冷涩(sè) 转轴(zhóu)拨弦
C.铁骑(jì) 教坊(fāng) 春江花朝(zhāo)
D.红绡(xiāo) 掩抑(yì) 虾(xiā)蟆陵下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曲罢悯然 钿头银篦 连篇累牍 脉脉含情
B.转徒江湖 幽愁暗恨 扣人心弦 豪言壮语
C.轻拢慢捻 天崖海角 幽咽泉流 汗流浃背
D.东船西舫 恬然自安 翻复无常 相逢相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声音低沉
B.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排行第一
C.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离去回来
D.满座重闻皆掩泣 掩泣:掩饰哭泣
4.下列有关《琵琶行并序》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与歌、引、谣、玲、曲无严格区别。这种体裁的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的古体。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至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C.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抒情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还有七律《钱塘湖春行》等。
D.白居易的诗歌,不单《赋得古原草送别》人人皆知,《长恨歌》《琵琶行并序》也众口传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说。
5.根据提示填写句子。
(1)《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琵琶女名噪一时,众多纨绔子弟争相追捧。
(2)《琵琶行并序》中,写琵琶女在调弦校音时虽曲调未成但深情已露,表现琵琶女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并序》中,写诗人谪居浔阳时,无论是在江花盛开的春日,还是在月色美好的秋夜,只能独自一人喝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并序》中,写独守空船的琵琶女梦到往事,泪流不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环境的寂静衬托出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而这节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琵 琶 行 (节选)
白 居 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段完整的场景描写,交代了时令、地点、人物、事件,为琵琶女的出场做了铺垫。
B.作者被贬逐到僻远的浔阳,难得在他乡接待友人的探访,油然而生相见时难别亦难。
C.第三句写作者来到江边码头,下马与船上的客人话别,送其启程,殷勤关切,依依难舍。
D.古人饮酒饯别,常以乐助兴,此处强调“无管弦”,自然地引出下文琵琶女的出场弹奏。
7.第二句和第六句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诗的内容,根据要求完成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8.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是诗人对琵琶女演奏的具体描写,全段都用正面描写的手法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B.诗人连用急雨、私语、珠落玉盘等一系列精妙的比喻,用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 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
C.诗人用旋律的变化写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间关”之声如“莺语花底”般轻 快流利;“幽咽”之声如“泉流冰下”般悲抑哽塞。
D.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感受描绘出了一个余音袅袅、余意无 穷的音乐境界。
9.找出文中声音急剧变化的两句内容,并简要分析
10.分析“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对描写音乐的作用,并另选本首诗带“月”的诗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绿, 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
1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的两项是( )( )
A.在白居易的词中,“风景旧曾谙”的“谙”字,说明江南春天的特点,不是听别人说的,而是亲身感受到的。
B.两首词中的“绿”都是既写水色,也写春色,与红日、江花相互映衬,把江南的春天渲染的妩媚动人。
C.在李煜的词中,“南国正芳春”的“芳”字,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使人如见百媚千娇的花容,如闻馥郁的花香。
D.白居易的词中写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用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在李煜的词中写游乐时环境的优美,景色的绮丽。
E. 两首词写景如画,景中含情,但写得都不是眼前的实景:白居易的词是忆中之景,李煜的词是梦中之景。
12.分析两首词抒情上的不同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13.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D.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14.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
|